

中新经纬客户端5月23日:福利来了!北京正计划为员工建造租赁集体宿舍。集体宿舍人均面积不得低于4平方米,每间宿舍入住人数不得超过8人。
中国-新加坡经纬度数据图
5月23日,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印发《关于租赁职工宿舍发展的意见(试行)》(征求意见稿)并公开征求意见。 《意见》明确了增加租赁职工集体宿舍供应的主要渠道:集体建设用地新建、工业园区建设以及利用闲置工厂、商场、写字楼、酒店等住房改造。
《意见》明确,用于改建出租员工宿舍的建筑物,必须是能够封闭管理的独立建筑(楼)或者独立空间,且建筑面积在500平方米以上。
《意见》规定,租赁型职工集体宿舍由经营单位直接出租给用人单位,不得直接出租给个人或者家庭。用人单位为职工整体租用集体宿舍后,与职工签订租赁合同,提供给本单位职工使用。集体宿舍要求人均使用面积不得低于4平方米,每间宿舍入住人数不得超过8人。用人单位不得向家庭或者本单位职工以外的人员出租床位,对不合格的职工应当及时辞退。
此外,《意见》还规定,出租的员工宿舍不得分割出售或者变相“出租出售”。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的单一租赁合同期限一般不超过3年,最长不超过5年。鼓励租赁双方每年签订一次租赁合同。
对于北京市出台租赁型员工宿舍政策,北京市房地产法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授赵修池表示,《意见》体现了这一思路将缓解拥堵与租购并举结合起来,对于推动北京“放松整改促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随着北京拆除违章建筑、城乡结合部综合整治、集体租赁住房整治、地下空间清理等工作的大力推进,市容市貌和老百姓居住环境得到了改善。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一个问题,那些原本居住在违建、群租房屋和地下室的人,在违法后无法在市场上找到适合自己收入水平的住房。已建、集体出租的房屋和地下室均被拆除、清理。”
赵秀池说,这些群体很大一部分是与我们城市发展、市民生活密不可分的人群,比如环卫工人、家政人员等。现在我们借鉴学校集体宿舍的做法,军队单位、工业园区,推出租赁式职工集体宿舍,可以解决城市运营和服务保障行业这些人员最基本的住房问题,解决这些人员安全稳定居住的后顾之忧,促进不既保证了就业与住房的平衡,又保证了城市发展和市民生活的正常运行。对于“疏、整、促”的顺利推进也非常有意义。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认为,此类集体宿舍推出后,有利于解决北京各类流动人口的租赁住房需求,同时实现流动人口的有序管理,因此它既是住房制度和改革中的发展内容,也是现行人口管理和产业管理的辅助内容。此类住房模式的推出,也丰富了北京租赁市场改革的内容,也可能成为全国其他城市借鉴的模板,也将有助于进一步遏制高房价的上涨。 (中新经纬APP)
关注中新经纬微信公众号(微信搜索“中新经纬”或“”),查看更多精彩财经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