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朝阳区酒仙桥北路7号,北京电机厂南门旁,建筑周围绿地和喷泉,蜿蜒的人行道旁铺设废弃铁轨作为路缘石。这四栋建筑中,有两栋被称为蓝领公寓。这也是北京首个租赁式员工集体宿舍。
6月15日,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印发《关于发展出租型员工宿舍的意见(试行)》。 《办法》规定,租赁职工集体宿舍专供用人单位出租,用于单位职工住宿并集中管理。人均使用面积不得低于4平方米,每间宿舍入住人数不得超过8人。员工集体宿舍的租金来源主要来自三部分。一是集体建设用地规划建设或者改造;二是工业园区内低效闲置厂房的新建或改造;三是各区区域规划的调整需要。翻新空置的购物中心、办公楼或酒店。
蓝领公寓是什么样的?有哪些不同的特点?这里的租房者有何不同的体验?
四人一间房,共用厨房和健身房
在朝阳区酒仙桥北路,道路两旁的建筑多为工厂等工业建筑。北京电机厂位于路北侧。两座闲置了一段时间的老建筑现在又焕发了新的生机。
靠近南门的大楼挂着“9号楼公寓”的牌子,不断有年轻人进进出出。废弃的铁轨排列在大楼前的人行道上,使公寓融入工厂环境。
一栋六层楼和一栋四层楼组成了这座“蓝领公寓”。该公寓已于4月20日开业。魔方集团9号楼公寓华北区域总监罗峰表示,该公寓所在建筑此前是一栋办公楼和一栋综合楼。经过几个月的装修,已成为拥有152间房间的蓝领公寓。
悬挂式空调、衣柜、双层床、独立卫生间,让这套公寓看起来更像学生宿舍。每间客房可容纳四人,房间面积约28平方米。靠近窗户的地方有两张上铺,靠近门的地方有两张下铺。以白色为主色调的衣柜让房间显得更加明亮。 “这里基本的生活设施都有,拎包就可以直接入住。”
淡黄色的走廊两侧,房间依序排列。每间4人间的月租金为5000至6000元,平均每人仅1000多元。为了方便生活,公寓一楼设置了公共厨房和公共区域,公共区域整齐地摆放着七八台洗衣机。 “公寓内有健身房和公共客厅,可供住户免费使用。”
两间蓝领公寓之一的房间内没有私人浴室。每层楼均设有公共卫生间和浴室。 “刷卡就可以洗澡。考虑到安全问题,公寓内不能使用煤气。厨房有电磁炉和基本用具,住户自己准备一些食材即可。”
“年轻人经常吃外卖,一些年纪较大的居民会在厨房做饭吃。”罗峰说,每天晚上,公共客厅、健身房、厨房是最热闹的地方。 “公寓经常为大家组织活动,很多人在这里结识了新朋友。”
企业:蓝领公寓成为招聘红利
两套蓝领公寓中的一套已经被一家公司全部出租,公司的服务员、清洁工、工程部人员都被安排住在公寓里。十几个年轻人拖着行李箱,在公司人力资源部的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来到了9号楼的公寓。他们是公司的新员工,其中不少是1995年以后出生的。公寓前的人脸识别系统前,年轻人好奇地尝试着进入人脸识别系统。
对于居住环境,1995年以后出生的新员工要求比较高,希望有一个舒适、干净的环境。在招聘过程中,该公司还特意在招聘信息中贴出了公寓楼的照片,作为招聘的奖励。 “很多申请者都非常关心吃住,而吃住的提供是他们最满意的。”该公司人力资源部一名工作人员表示,在提供工作餐的同时,可以安排员工生活在干净舒适的环境中。候选人将更受青睐。 “在劳动密集型服务业,不提供吃住就很难招到人才,相反,良好的居住环境有利于留住人才。”
每天早上,公司都有班车在大楼前等候,接送员工上下班。
罗峰经常收到一些大型连锁公司的酒店预订请求。在他看来,不少劳动密集型行业的企业租赁住宅楼和地下室,简单改造一下,为员工提供宿舍。有的企业甚至让员工租住属于违章建筑的自建集体出租屋。 “这些方式都存在安全隐患,对租房者的安全造成很大威胁。”
租用9号楼整套蓝领公寓的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人表示,虽然租用蓝领公寓必然会增加公司成本,但良好的居住环境也传达了公司的企业文化惠及员工,让员工从中受益。归属感和安全感。 “租住蓝领公寓也让员工管理方便、规范,同时也大大增加了员工的稳定性。”
租客:第一次住这么好的房子
公寓的公共厨房里,老王正忙着做晚饭。在北京工作多年的老王经常在北京城中村换住处。南五环、北五环外城中村的自建房里都留下了老王的足迹。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空间里,冬天的寒冷和夏天的酷暑都让他难以忍受。 “我们都住在简单的楼里,一个小隔间,窗户对面一米处还有另一间公寓。即使在白天,我们也得开着灯。”夏季,自建房屋的自备井水压常常不稳定,这让王老人经常遇到供水问题。我搬了好几次家,但每次的经历都和上次几乎一样。
老王也住在一栋装修好的私房里。十多人挤在一间摆满双层床的房间里。 “一间房子住二十、三十个人很正常,没有人管理,房间也很脏。”
现在新公司为员工提供蓝领公寓住宿,这顿时让老王感受到了居住环境的改变带来的好心情。 “以前我不想做饭,也没有地方做饭,现在没事做,就做点自己喜欢吃的。”与之前的房间相比,老王再也听不到隔壁的叽叽喳喳的声音,杂乱的电线和潮湿的环境都消失了。 “一间房间只有四个人,还有独立的卫生间和淋浴间,很方便。”
1995年出生的小苗今年春节后来到北京打工。公司安排他住在9号楼的公寓里,他住的房间里有两张双层床。 “我们只需要交水费、电费,住宿费公司承担。”
公寓的环境超出了小苗的想象。和他一样,很多同事对自己现在的生活环境非常满意。 “干净整洁,还有一些公共区域可以免费使用,这些都是我以前不敢想象的,我们四个人闲来无事的时候还一起做饭、吃饭。”
老王所在的公司与9号楼的公寓签订了为期五年的长期租约,目的是利用良好的居住环境,让员工有更好的安定感。他并不奢望在北京拥有自己的房子,只希望能躺在一张舒适干净的床上。
运营商:探索工作与住房的平衡之道
采访中,记者遇到一名清洁工正在打扫走廊和公共区域。 “每天进行四次清洁,确保公共区域的卫生。”保洁人员告诉记者。
每套公寓配备两名店长、两名保安和一名保洁员,执行公寓的日常管理。 “企业不再需要投入管理成本。恶劣的居住环境也很可能导致员工流失,增加招聘成本。”罗峰表示,公寓经过了严格的消防升级,可以通过人脸识别、视频监控等方式进出,并采用监控等手段保证公寓的安全,并且会不定期对房间进行检查到时间了。 “房间内禁止使用大功率电器,禁止吸烟。”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蓝领公寓初期投资需要六七年才能收回,只有精心管理才能让公寓走上正轨。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肖明正表示,现在城市运营和服务保障行业从业人员的住宿问题更加突出。取缔群租、违建房屋后,要促进工作与住房的平衡,在保障居民生命安全与住房需求之间实现平衡。通过健全的治理体系,可以提供良性的生存环境,应对供给不足的局面。公寓是人员聚集的区域,需要高标准的消防系统等保障措施来保障住户的安全。
罗峰告诉记者,魔方集团9号楼公寓项目利用不同地区的闲置厂房、写字楼等资源,通过长期全额租赁的方式进行出租。通过改造,将闲置资源转化为蓝领公寓,出租给有需要的企业。如今,一些在建的蓝领公寓还设计了6人间、8人间,在保证安全舒适的居住环境的同时,可以降低人均生活成本。 “我们还会为一些规模较大的企业定制公寓,根据企业的需求选择位置,并根据企业文化和特色进行装修。”
晚上6点30分,蓝领公寓的公共厨房里飘出一阵阵香味。小淼和室友坐在吧台周围,准备开始吃晚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