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网北京8月7日电(记者李波)8月6日,北京城市副中心文化旅游产业交流会召开,聚焦城市副中心文化旅游资源要素,强化招商引资成果提升,精心培育城市副中心文化旅游产业新生产力。会上,发布了《北京市城市副中心推动网络视听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细则》和《北京市副中心推动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细则》 。
文化旅游是城市副中心的主导功能之一。北京市通州区委宣传部研究制定了《北京市城市副中心推动网络视听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细则》和《北京市城市副中心推动网络视听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细则》 《通州区重点文化产业园区扶持资金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文化旅游产业政策推动副中心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
《北京市城市副中心促进互联网视听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细则》主要包括支持互联网视听企业集聚发展。对新入驻通州区的互联网视听企业,根据企业当年对地区贡献情况分四级给予财政奖励,最低支持标准为对地区贡献50万元;对入区企业上一年度主营业务收入增长10%以上的,按收入增长1%给予财政奖励,最高不超过50万元。 。对企业入住率和网络视听企业比例同时达到50%且入园企业年营业收入总额超过10亿元的园区,一次性给予最高10亿元的财政奖励建设运营实际投资的30%给予园区运营机构。最高金额不得超过200万元。支持申报国家/市级文化或视听产业园区、网络视听内容与技术孵化平台、重点实验室等,最高奖励50万元。对在通州区互联网视听产业园注册并租赁自用办公场地的企业,给予最高100%的租金补贴。每单位每年补贴面积不超过2000平方米,连续补贴期限不超过3年。对已在北京市审批备案并以通州区网络视听企业为第一制作人的通州题材长短音视频、动漫游戏、影视作品,经专家评审后,各企业年度累计奖励不超过200万元。
《北京城市副中心促进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细则》主要包括在通州区举办艺术节、戏剧节、音乐节、音乐会、动漫节等节庆活动,打造各类灯光秀、文化博物馆和艺术节。展览、文创市场等消费场景,举办首映式、首映式,开发研学旅游项目,打造多业态、多功能协同的文化新空间,引进举办各类文体活动、体育赛事,组织品牌推广通州区对企业开展主题、特色文化旅游和商务消费活动,给予最高200万元的相关财政支持。加大对文旅总部企业、龙头企业、连锁龙头企业的吸引力。对新设立的产业链企业,最高可给予年度区域贡献值70%的支持;对综合能力处于领先地位、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的现有产业链平台企业和龙头企业,最高按年度区域贡献增量的70%给予支持;加强企业梯队培育,引导有特色、前景好、成长潜力大的中小文化和旅游企业在通州区集聚发展。对达到一定规模并保持较高增长速度的文化和旅游企业,给予最高50万元的一次性支持;对在通州区租赁办公场地的文化相关企业,达到一定经营规模的,可根据企业实际情况一次性获得最高50万元的扶持。连续三年支持50%、70%、100%的租金。积极承接北京市数据基础设施体系先行区建设,打造数字文旅产业技术创新应用场景示范标杆,支持智慧文旅、数字文旅等新技术研发和应用,为最高300万元的财政支持;充分发挥原创艺术优势,实施万人艺术家集聚工程,积极推进艺术品交易中心、展示中心和产业服务平台建设,提供最高500万元的财政支持。
北京市文化产业园鸿翔1979。人民网记者 李波 摄
此外,通州区委宣传部以文化产业园为抓手,推动文化旅游产业提质升级。研究制定《通州区文化产业园区认定管理办法》,规范认定两批20个区级文化产业园区和23个文化空间,入园企业近700家,基本覆盖重点文化企业和文化产业区内集群化发展已初具规模。 2023年以来,区委宣传部按照市级标准,研究制定了《通州区重点文化产业园区扶持资金管理办法》,撬动社会资本,提升园区硬件服务水平,软服务内容,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举办活动150余场,吸引游客5万余人次,部分公园成为小红书、抖音上的热门打卡地。推动4个园区入选市级文化产业园区,同时预留6-8个重点园区,引导各园区对接市级园区发展标准。
“加快文化体制机制改革,针对营业性演出场所审批难点,研究制定了《通州区支持营业性演出场所审批的实施意见》。发布半年前,已有6个住宅区的8家商业剧场提交审批,20多家演艺公司齐聚一堂,该区共受理商业演出申请180个。演出1417场,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为副中心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增添新动力。”通州区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委员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