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华社北京6月7日电 《经济参考报》6月7日发表文章《着力补强链条,抓住“投入”和“落实”。各地抓住二季度经济运行“窗口期”,把工业投资促进作为稳增长的有力工具,细化扶持措施,优化营商环境,推动一批补链强项目加快推进。业内专家认为,随着项目加速投产落地,将为经济持续复苏和产业升级提供支撑。
6月5日,苏州工业园区召开招商推介会,提出重点做大做强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现代服务业等重点产业创新集群,谋划重点项目清单,力争引进一批龙头企业。项目。深挖龙头项目,灵活支持优质项目。
福建出台17条促进招商引资措施,提出以产业链招商为重点,紧紧围绕福建省重点产业发展规划,科学规划千亿产业链版图。绵阳多次召开会议,就“扎实抓好招商引资工作”、“进一步提高招商引资质量和效率”、“深入开展精准专业招商引资”等具体部署。
今年以来,我国加大稳工业力度。在加大产业链招商引资力度的同时,各地从创造公平的市场准入环境、落实税费优惠政策,到降低企业用地成本、设立产业投资母基金等一系列降低投资门槛的有针对性的安排。 ……、鼓励民间资本参与重点产业项目,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招商引资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和动力源泉。”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制造业研究室主任尹训飞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各地政府正在积极探索创新招商工作新思路,通过实施诸如强链条、补链条、延伸链条,可以有效提高招商引资的精准度,实现产业链上下游的优势互补、相互促进。
北京交通大学中国高端制造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朱明浩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通过推出补链、强链修复项目,不仅可以提高制造业的能力,重点产业链抵御外部风险的同时,还要提高重点产业链项目的绩效。在此指导下,开展智能化、绿色“链上转型”,提高上中下游企业协同效率,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随着利好政策不断出台,各地正在加快一批产业项目建设,弥补产业薄弱环节,培育壮大新兴产业。
一块一平方厘米面积的晶圆上布满了数百亿个晶体管。这个小小的芯片是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核心。近日在广州,粤芯半导体12英寸集成电路模拟特性工艺生产线项目(三期)钢梁开工。该项目作为广东省2023年重点建设项目,计划投资162.5亿元。产品将聚焦工业级和汽车级芯片,力争2024年建成投产。
千里之外的吉林,一汽福迪新能源动力电池项目提前100天完成送电。这是吉林省首个汽车动力电池项目,预计今年8月30日竣工。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推动长春市汽车零部件产业升级,弥补东北地区新能源产业布局的短板。
二季度以来,多地抓住经济运行“窗口期”,加快开工项目修复强化链条,促进工业投资加速扩张。
二季度湖北武汉开工重大项目中,工业项目超过60%,其中以制造业和战略新兴产业为主; 2023年二季度深圳新开工项目263个中,先进制造业项目58个,其中飞驰智能科技产业园建设将推动汽车产业链做强做强、科学城大装置集群试点转化基地项目将打造以量子计算为主导产业、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产业集群……
当地政府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补链、强链项目加快投产,推动工业投资加速扩张。 1-4月,广州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38.9%,占制造业投资的50.8%,比去年同期提高1.5个百分点;南京市高新技术产业投资369.39亿元,同比增长11.2%。
业内专家表示,下一步要增强政策连续性,同时各地区要充分发挥产业发展比较优势,在专业化、差异化、特色上下功夫,有所为而不有所为。做某事。
“在产业项目布局过程中,要坚持国家一盘棋,围绕地方特色重点产业链开展强链工作,在人才引进、关键产品和核心技术方面下大力气,培育一批单项制造业冠军企业、专业化新型企业。”朱明浩说。
尹训飞建议,要帮助企业用好现有政策措施,稳定市场预期,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广先进实践“不止一次”,打造招商软实力营商环境。同时,要立足自身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明确投资项目定位,更加注重吸引大有实力的企业、吸引新的人才,与现有产业链、产业集群相协调。充分依托产业链龙头企业和重大项目,围绕产业链布局投资项目,避免过度同质竞争和低水平重复建设。 (记者 郭倩 实习生 杨启元)
想爆料吗?请登录“阳光连线”,拨打新闻热线0531-或96678,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0531-,诚邀合作伙伴。
海量信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