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华社北京7月9日电:让好产品更贴近消费者——参观一站式直播电商供应链基地
新华社记者 高康 高波 王玉晓
今年以来,以网络“直播”为代表的“宅经济”蓬勃发展。企业向线上转型,传统行业积极探索直播“鼓粉”。数百名县长、市长走进直播间为当地特产“代言”……常态化疫情防控下,“直播+电商”如今已从过去的小众尝鲜体验,逐渐发展成为主流。
“直播”带来新机遇,商场转型电商基地
来到河北省石家庄市乐城国际商贸城,从外观上看,它与其他传统商场没有什么不同。
记者走进商贸城一家直播供应链店。货架上摆满了各种款式的服装、当地的特色小吃、色彩缤纷的化妆品。布局简洁明快,产品种类齐全。乍一看,它更像是一个“超市”。
“直播机构和主播可以随时方便地选择店内的各种产品,选择后可以直接拿着样品进行‘直播’。”店长于雷告诉记者,选品、直播、配送、仓储……物流、物流等直播电商所需的所有环节,这里都有。
据乐城国际商贸城电商总监杨杰介绍,2019年,乐城国际商贸城开始转型探索直播电商供应链基地建设。基地现可提供电商供货、直播、主播培训等一站式供应链平台服务。
记者在这里看到了不同风格的直播间和直播供货“超市”。有的主播干脆将手机架在架子前,直接开始直播。促销、送货、包装的声音不断传来,热闹非凡。
直播间里,主播童童正在手机前直播,向网友宣传展示产品,而旁边的同事们正在对分拣好的包裹进行包装和运输。
“人们往往只关注镜头前的主播,其实直播有着完整的生态链。”童童告诉记者,直播的背后,还有直播协助、选品、订单运营、仓库管理等一系列重要分工。连一个都没有。
“目前,已有230多家商户和企业进驻基地参与直播,电商企业日发货订单约30万单,总价值高达3000万元。”杨杰说。
渠道成本更低,好产品更贴近消费者
“想要通过手机引起网友共鸣,一定不能夸大事实,但也要把产品亮点展现得淋漓尽致。”童童表示,直播前研究、熟悉产品的准备时间比直播时间要长很多。
“产品质量和价格是关键。”童童说,因为基地里有供应链公司提供产品,所以她节省了很多去一线市场筛选产品的时间。
通通合作的供应链公司负责人王海燕表示,供应链平台的作用就是整合上下游,精选品质好、物美价廉的产品。 “环节越少,渠道成本就越低,好产品离消费者就越近。 ,消费体验也会更好。”他说。
“我们组织采购专家前往全国各地,在货源地亲自检验货物,确保货物的质量控制、物流、售后等各方面。”据王海燕介绍,目前其供应链上有1000多个品类的产品。随着知名度的提高,许多企业开始主动上门推销自己的产品。
受疫情影响,一些地方的农产品出现滞销问题。一些供应链公司深入田间地头,将这些农产品纳入直播供应链,推动农产品标准化和电商化。
前不久,基地供应链公司为河北怀来县某酒类品牌进行了专场直播,销售订单近3000份。一位酒类零售店经理感叹,“两三个小时的直播销量相当于实体店一年的销量。”
河北省商务厅数据显示,1-5月,河北省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1845亿元,同比增长20.6%。
王海燕表示,直播电商发展已驶入快车道。从4月份到现在,他的公司直播销量翻了一番。以前一个月几十万单,现在好的时候也有几百万单了。
行业标准制定激发消费新活力
乐城国际商贸城的转型“加速”并非孤例。今年以来,北京、上海、重庆等地纷纷出台各项产业扶持政策,推动直播电商发展,带动相关产业快速发展。
商务部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国网络零售市场规模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宅经济”成为市场热点。电商直播超过400万场,家居用品、厨具、健身器材等销售额同比增长40%以上。
直播在培育新业态的同时,也创造了更多新的就业岗位。据统计,仅直播间就涌现了直播助理、选品师等14个新职业。去年,淘宝直播相关产业为全国创造了400万人就业。
社交新零售资深实践者、北京时锐达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岩认为,线上直播正在深刻改变商业流程和形态,成为企业营销和数字化转型的“利器”。
直播电商的快速发展也伴随着欺诈订单、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等问题。近日,中国广告协会发布了国内首部《网络直播营销行为规范》。
“网络直播营销将越来越规范,发展也将越来越有序。”中国广告协会会长张国华表示,法规通过引导主播、平台、商家、机构等主体的行为,有利于行业健康发展。
中国电视购物联盟4月份发布的《2019中国电视购物行业白皮书》显示,直播电商近年来发展迅速。企业利用“直播+电商”减少营销环节和成本,有利于提升品牌知名度,为零售行业带来多重发展机遇。
京东内容生态负责人张国伟表示,直播电商健康有序发展,新业态激发消费新活力。有望帮助受疫情影响的企业加快复苏,为经济发展做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