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4日,北京市大兴区“诚邀世界,共创未来”主题推介活动在汉举行。大兴区通过展示区位特色、产业名片、招商政策,寻求与汉企业合作发展。 “通往世界的新门户”。
推介会上,北京市大兴区招商引资领导小组中部区域办公室主任刘学勇、湖北省数字技术研究与实验发展协会秘书长杨德良先后致辞,介绍了近年来,北京大兴区产业扩张和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也精辟地剖析了武汉市自身产业与大兴区的合作机遇和良好发展前景。
北京市大兴区投资促进领导小组中部地区办公室主任白林等领导详细介绍了本次投资汉行的相关政策和自身优势,并号召武汉当地企业积极北上寻求发展机会。
随后,大兴区与武汉市相关领导共同出席战略合作仪式。武汉企业代表对与大兴区的合作模式进行了展望分析,为本次招商会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从农业到高科技
作为“中国西瓜之乡”,大兴区曾是传统农业区,以航天西瓜闻名。近年来,以大兴机场、科兴中卫等生物医药产业为契机,大兴区悄然从农业向高新技术产业转型,抓住“连通世界、内外联动”的战略机遇,实现多元化发展。爆炸。风格成长。
连接世界的新国家门户
随着2019年北京大兴机场的正式启用,这座全国最大、世界第三大的大型机场,已成为年旅客吞吐量1亿人次、货运量1亿人次的首都新枢纽。 400万吨,引导京津冀。连接北京金融、商业、科技、旅游等产业,形成“五纵两横”的交通枢纽体系。 “链接世界,内外联通”,大兴区也依托这一历史机遇,实现了枢纽定位,实现了与全球企业的国际交流和联络,成为“连接世界的新国门”。
近年来,大兴凭借交通枢纽地位,逐渐成为京津冀地区发展的新动力。逐步建成六大示范园区,一流的载体,软硬件并重的新型产业布局,空间和服务能力齐全。其中,大兴经济开发区是目前国内唯一的国家级新媒体基地,为企业提供专业的品牌软实力支撑。临空经济区依托“国家新动力源”大兴机场,拥有可观的临空产业机遇。以科兴为首的生物医药基地正在引领区域生命健康产业的蓬勃发展。中日创新合作示范区是我国首个以“创新”为主题的国际合作示范区,也为企业走出去提供了可靠的典范。此外,以“全球最大绿色氢能试点”为核心的国际氢能示范区、以商业航天产业基地为主要阵地的“南箭北星”产业格局,是目前最前沿的产业趋势。
种一棵梧桐树,引来一只金凤凰
为完善政策体系,打造发展高地,大兴区出台了以“1+N”为核心的产业政策体系。其中,“1”是指《大兴区关于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N”是指多种专项政策,主要涵盖以下四类:
在培育政策方面,对初创型、科技型企业,大兴区给予50%-100%的租金补贴,最高可达500万元,研发补贴最高可达2000万元。此外,氢能源上下游企业和符合条件的企业将获得最高1000万元的财政支持,以及三年内每年最高500万元的贷款贴息。对于符合条件的商业航天企业,除享受上述政策外,获得市级航天发射溢价补贴的企业还可获得区级1:1的配套支持。
在产业支持方面,大兴区还针对生物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外商投资外贸企业、数字经济等出台了极其优质的支持政策,全面解决企业租金、研发、生产等方面的问题。贷款和创新资源。实施、成功转型、人才引进、离岸贸易等所需的资金和政策。例如,针对生物制药企业,为核心技术、重大成果和创新资源的落地提供最高3亿元的资金支持。创新成果的转化和国际认证也有2000万到1000万不等的成本。对高新技术企业,不仅给予一次性潜力基金20万元和最高500万元的升级改造资金支持,而且对产业贡献1亿元的企业按规定给予支持。产业贡献金额不设上限。外资企业和数字经济也提供了100万元至3000万元不等的金融支持,涵盖租金、研发、上市激励、企业创新等方面。
针对企业关心的人才保障、金融服务、投资服务三大领域,大兴区不仅积极推出高达千万元的人才补贴政策,包括落户、购房、子女教育等,还为持牌金融机构和组织提供最高6000万元的发展激励和贷款贴息,设立总规模超过380亿元的产业引导基金,有效解决了企业融资难问题。对于介绍企业的中介机构,大兴区还有最高1000万元的奖励政策。
对于符合条件的国家标杆项目,大兴区还将提供从政策到人才的全方位服务,并用“一案一议”政策带动龙头企业入驻。
在一系列利好政策和国内外企业集群效应的影响下,大兴区正在新的经济轨道上不断冲刺。临空产业、生命健康、先进制造三大重点产业集群已悄然形成。为实现区域产业联动、推进政策服务、吸引国内外投资、国际合作和实施产业外向型发展提供充分支持。
财经媒体记者:王静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