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今,网络直播和短视频营销在社会上异常火爆。但问题也随之而来,这些问题正是公众关注的焦点,比如虚假广告和责任主体不明确。那么,现在有3家企业推出了《自律公约》,这能否改善这些问题?
首倡企业推动公约发布
北京市市场监管局等部门的指导下,抖音、快手、京东作为行业先锋,其影响力不容小觑。自10月1日起实施的《自律公约》具有深远影响。这不是几家企业简单的联合,北京市场监管部门的参与,凸显了地方行政部门对网络市场规范的重视,也显示出官方正通过引导企业行为来改善商业环境。这三家企业分别代表着直播、短视频、电商等多个领域,其代表性十分广泛。
这三家企业均设总部于北京,它们在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及海淀区市场监管局的严格监督与指导下,积极推进了一项具有远见的工作。这项工作不仅展现了地域优势,更体现了企业自身发展的迫切需求。
现存问题亟待解决
如今,网络直播与短视频营销迅猛发展。从城市到乡村,无论室内还是户外,人们都能随时进行直播或刷短视频。然而,在这普及的背后,问题却层出不穷。
虚假宣传现象屡见不鲜,就拿某些小作坊生产的食品来说,它们在直播间宣称产品是用古法秘制的高级原料制作而成。然而,在各大销售平台上,消费者经常遇到收到的商品与直播中展示的不一致,甚至还有推荐禁售或限售商品的情况。而消费者在遇到问题时,往往难以找到责任人进行维权,这种现象并不少见。
信息公示加大力度
《自律公约》实施了多项举措,旨在推动信息透明度。“事先申报、过程公开、事后追踪”的管理模式既创新又实用。具体实施时间从10月1日起,众多主播在直播带货时,对前后信息的公开公示更为重视。以事先申报为例,若主播计划销售一款新型电子产品,必须向平台申报产品的来源渠道等相关信息。
投诉举报途径和争议解决规则等信息的明确至关重要。比如,消费者在短视频平台买到质量不好的商品时,能迅速找到投诉渠道,也能明白如何处理纠纷。这样一来,就能减少消费者权益受损却无法维权的情况发生。
强化行业治理
《自律公约》在行业治理上提出了众多有益建议。尤其在电子商务领域,平台间共享严重违法主播及其他经营者的信息成为了一种新趋势。比如,若某主播因在A平台进行虚假宣传而被封禁,B平台也将得知此情况,并拒绝其加入。
在当前市场环境中,直播和短视频平台与传统的电商平台合作显得尤为必要。比如京东这样的电商平台,与抖音、快手等加强合作,急切需要明确双方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打击违法行为等方面的良好衔接。同时,直播和短视频平台还需加强与政府部门的沟通,实现信息共享和执法协作,从而增强对不良商家和主播的监管和打击力度。
平台承担社会管理责任
根据《自律公约》,监管部门着手指导直播及短视频平台履行相应的社会管理职责。这些平台需参照电商经营者的管理规范来执行任务。以地方监管部门为例,它们会责令本地直播平台依照既定标准来规范自身行为。
不论是大平台还是小平台,都必须积极研究和制定行业管理规则。这些规则应依据各平台的注册用户数量、主要经营品类等因素来具体制定。通过这样的方式,平台才能更好地考虑自身情况,规范自身以及相关主体的行为。
企业积极践行公约
抖音、快手、京东这三家公司均展现出积极的态度。它们承诺将依据《自律公约》对内部管理规章进行细化和优化。例如,快手计划对创作者的管理规定进行补充和改进,以确保完全符合公约的规定。
这三家企业,在追求提高网络直播与短视频营销行业管理水平这一宏伟目标中,将扮演重要角色。它们之间的横向合作,有望吸引更多企业加入规范化行列,进而共同保障网络市场秩序,改善网络商业环境,助力经济社会的发展。读者朋友们,您对《自律公约》的推行效果有何看法?期待大家的热情点赞、分享,并留下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