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虚假种草产业链:如何防范和监管UGC平台上的灰色操作

发布时间:2025-01-18 中国政法大学 朱巍 广告法

抖音在北京的网红_抖音上种草_北京抖音种草

在如今互联网世界里,“种草”正变得越来越流行,成为消费引导的新趋势。但小红书、B站、知乎等用户生成内容平台,因为内容造假和商品质量问题而引发争议,使得“种草”本身也变得备受质疑。许多消费者受到“种草”的影响,但背后可能隐藏着不实信息。

种草模式的兴起

如今,互联网传播已进入圈层和精准传播的新阶段。中国社会科学院的黄楚新指出,“种草”这一现象,是利用了消费者追求一致性的心理,将一些用户的体验转化为经济价值,通过用户画像实现精准营销。这种模式结合了情感和身份认同等因素,在时空共享和互动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比如,83%的年轻消费者会因为“种草”而改变购买决策,这充分说明了其广泛的影响力。在“人人都是媒体”的时代,“种草”已经成为品牌传播的主要途径。

众多品牌抓住这个机遇,积极推广“种草”策略。比如,一些化妆品品牌在小红书上,借助众多博主和普通人的试用,提高了产品的知名度,增强了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种草与传统广告的区别

黄楚新提到,观察结果发现,“种草”和广告在促使购买方面的目标一致,但采取的手段却各异。广告通常采用单方面的展示和说服策略。相较之下,“种草”主要依靠互动式的圈层传播,通过分享机制来提升用户与产品之间的紧密联系,社交传播的力量更为显著。以某网红的带货直播为例,她通过分享个人使用体验来向粉丝“种草”,粉丝基于对网红的信任,往往会购买相关产品。

朱巍,中国政法大学的一位学者,指出:“尽管普通人的粉丝数量不多,但众多普通人的笔记却能形成强大的传播效应,这一点与传统由明星代言的广告有所不同。”

察觉背后的真相

看似只是个人体验分享的“种草”行为,实则可能涉及商品推广。刘晓春指出,那些看似个人经历的内容,实则可能是推销服务或商品,应当被视为商业广告。这容易让消费者分辨不清,哪些是真实的体验分享,哪些是营销策略。比如,有些美食博主在接受了推广后,会将普通食物描述得十分美妙,误导了不少消费者。

商家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们希望通过这种不易察觉的方式,以更低的成本实现宣传目标,从而绕过传统广告的审查和限制。

影响消费者决策

营造的氛围和身临其境的体验使得顾客难以抵挡“种草”的诱惑,正如李新所言。人们在观看视频或阅读文章时,常被博主展示的惬意生活场景所吸引,觉得自己或许也需要这些商品来改善生活质量。诸如家居博主创造的温馨家居环境中所用的商品,促使许多观众产生了购买相似产品的愿望。

抖音在北京的网红_抖音上种草_北京抖音种草

众多消费者在购物时,他们的选择往往受到“种草”内容的影响。这种现象不仅显示了“种草”内容的影响力,同时也反映出消费者较易受到引导,他们在决策时往往缺乏独立深入的思考。

监管面临的难点

众多平台上的“种草笔记”数量庞大,监管起来颇为棘手。主要依赖事后监管,如消费者投诉和举报。平台可能会为了提升短期活跃度而容忍虚假笔记,但从长远来看,这样做无法留住用户。比如,某个平台推出新款美妆产品,初期虚假宣传让销量迅速攀升,但随后许多消费者发现受骗后便纷纷离开该平台。

市场监管部门人力物力有限,面对海量信息无暇全面监管。

种草的本质探索

李新认为,“种草”实则是一种心智的征服,价值观的渗透。这种过程一旦实现,便会引发消费的长期效应,进而改变人们的消费观念和文化认知。以某些电子潮流品牌为例,它们通过不断向年轻人推广新产品所蕴含的潮流文化,逐步影响着他们的价值观和消费态度。

相比流量和网红,能占领心智的平台未来更有价值。

在众多“种草”信息面前,你是否能准确分辨?期待您的评论、点赞和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