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议缘起
2016年,时任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的连玉明提出了一项建议:促成东城区与西城区的合并,构建一个专门为中央及国家服务的政务中心区。他计划将该区域打造为以中央政务服务为焦点的首都核心地带。此建议旨在优化首都的功能分布,增强政务服务的支持力度。
这个提议相当大胆,其目的在于迎合北京城市发展的需要。此举对于集中资源,以更好地服务于中央政务,具有极为关键的策略意义。
规划纳入
两年后,情形发生了明显变化。首都的核心区域被编入了《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至2035年)》中,包括了东城区和西城区,总面积达到了92.5平方公里。这一动作意味着相关提议正式被纳入了规划,为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规划中的首都核心区,特别强调了它在首都中的核心地位。将来,东西城区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将承担更加重要的职责。它们将努力为国家政务提供更优的保障和更全面的服务。
领导考察强调
去年11月16日,北京市机关单位首次实施向东搬迁至通州的计划。市委书记蔡奇随即对东西城区进行了实地考察。他强调,核心区工作的核心任务是全力确保首都功能的正常运作,特别提出,要努力打造更加优越的中央政务办公条件。
蔡奇书记在考察中提出,核心区必须严格遵循统一规划、统一标准和统一政策。这一做法有利于实现统一管理,推动协调发展,确保东西城在服务首都功能方面保持一致性和高效性。
产业匹配度
西城区以总部金融业为支柱产业,东城区则聚焦于文化创意产业。这两个区域的第三产业占比都超过了九成。这样的产业布局与中央政务区的职能要求十分契合。
产业结构高度契合,因此,在打造中央政务区过程中,无需进行大规模的产业调整。现有产业能够充分支撑政务区的运营,并且对地区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起到积极作用。
东城发展举措
2019年,东城区在商业、便民服务和城市管理精细化的多个方面,推出了一系列推进策略。比如,王府井商业步行街有扩建计划,同时正努力塑造成为“国家级的高品质步行街”。
便民服务范围扩大,新增并提升了33个社区蔬菜店和家政维修等便利网点,同时新建了6处多功能便民服务中心。在城市管理层面,实施了“厕所革命”,对227座公共厕所进行了改造和提升。
西城发展亮点
西城区有很多独特之处。去年实施了“金科十条”措施,推动了金融街地区的开发。而且,示范区办公室已经开始运作,还对四达大厦等关键区域的建筑进行了提升和修缮。
在停车和绿化方面,我们已布置了地面停车区域,并新建了两个多层停车场,增加了200个机械式停车位。此外,我们还大力推广“留白增绿”策略,扩大了城市绿林、口袋公园及小型绿地的覆盖面积,新增了2公顷。
走在通往中央政务区的途中,东西城面临哪些挑战?快来评论区发表你的看法。别忘了点赞和分享这篇文章!